3)第五百五十五章 铁甲时代(五)_我真不是个海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采用:

  分别成为了后来的远洋铁甲舰“新铁甲”、单桅小型铁甲炮艇“加利纳”以及浅水炮塔铁甲舰“莫尼特”。

  联邦海军新铁甲号远洋铁甲舰,机动性极差,最大航速仅8节左右。

  以4,190的吨位搭载了多达14门11英寸达尔格伦滑膛炮、2门150磅帕罗特线膛炮、2门50磅达尔格伦线膛炮。

  与已经拥有变态火力的部分丑国护卫舰一样,丑国铁甲舰一上来就实现了纯重炮化,“新铁甲”的18门大炮中16门是一百多磅的重炮。

  值得称赞的是,南北战争之际下水的不少丑国新军舰火力布置已经从“大量小炮”的风帆战舰模式,过度到了“少数重炮”的近代战舰模式。

  瑞典裔设计师约翰·埃里克森的作品“莫尼特”在设计之初就计划只装备两门尚未生产的15英寸达尔格伦滑膛炮,该炮重达195吨,发射440磅实心弹与325磅开花弹的!

  但是看重了“木筏上的奶酪罐”莫尼特建造周期短可以迅速成军的海军却等不及达尔格伦的新大炮,莫尼特号只好采用两门现成的11英寸达尔格伦滑膛炮(炮重73吨、发射136磅炮弹)。

  1862年3月6日,建成仅一个月的“莫尼特”在拖船帮助下离开纽约前往门罗堡战场——她的宿敌“弗吉尼亚”同样刚刚完成,现在要准备突破北军对詹姆斯河水道的封锁了!

  3月8日汉普顿锚地之战的第一天,“坎伯兰”号风帆护卫舰被“弗吉尼亚”撞沉的场景,“坎伯兰”的火力并非平庸,拥有2门10英寸、22门9英寸达尔格伦滑膛炮,由于不恰当的操作方式却不能真正威胁到“弗吉尼亚”。

  1862年3月8日晚9时,“莫尼特”结束了她险象环生的海上行军之旅到达詹姆斯河战场,“弗吉尼亚”刚刚对封锁河道的北军木质战舰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莫尼特”的水兵们看到的是这样一幅惨状,堵截“弗吉尼亚”的北军军舰中,“坎伯兰”号被“弗吉尼亚”硬生生撞沉。“国会”号弃舰后被击沉,另有三艘护卫舰搁浅。

  “国会”号护航舰重伤后向“弗吉尼亚”投降,舰员撤离后“弗吉尼亚”将其击沉。

  铁甲舰面对木质军舰的绝对优势在这一天显露无遗。

  1862年3月9日上午“弗吉尼亚”与“莫尼特”及其他北军战舰进行了三个半小时的近距离肉搏。

  “莫尼特”中弹22发,“弗吉尼亚”在两天的战斗中共中弹97发。

  虽然“弗吉尼亚”的无防护部位被打得千疮百孔,数门火炮损毁,烟囱满是窟窿,蒸汽压力大减。

  但两艘军舰实际上都未遭受致命损伤。双方均无大碍的原因并不是此时的重炮奈何不了铁甲,而是因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铁甲舰之间的战斗”中大家对付铁甲舰都没有什么套路。

  “莫尼特”及其战友在交战中使用是达尔格伦火炮手册中的“近距离标准装药”,11英寸滑膛炮在这一标准下每次射击只装填15磅火药。

  如果北方舰员不那么教条,使用30磅甚至45磅的中远距离标准装药的话,“弗吉尼亚”八成前一天就要交待在那里了。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铁甲舰之间的战斗——汉普顿锚地之战中两艘铁甲舰的对决。

  互相炮击之外,双方还试图进行过撞角攻击。

  请收藏:https://m.dis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