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二章 攻守两难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上,陆军的炮兵与海军的舰炮有很大的区别。

  事实上,也正是陆军的努力,让美国海军在设计“芝加哥”级巡洋舰的时候,留下了很大的改进空间,比如在今后能够以更换作战模块的方式,用线圈电磁炮取代轨道电磁炮,提高战舰的远程打击能力。

  只是,在二零五三年之前,美国海军肯定得不到大口径线圈电磁炮。

  也就是说,要到二零五四年,美国海军才有可能获得大口径线圈电磁炮,并且用来装备大型战舰。

  至于防御能力的问题,恐怕要等待更长的时间。

  要知道,在二零五三年的时候,中国海军都没有找到对抗大口径电磁炮炮弹的有效防御手段。虽然测试证明,七十毫米电磁速射炮能够拦截大口径电磁炮炮弹,但是拦截效率非常低,价值并不大。事实上,要等到大战末期,随着中国在“重力场技术”上取得了决定性突破,才能有效拦截大口径电磁炮炮弹。

  当然,美国海军并没有放松相关方面的研究。

  以当时的情况,美国海军能做的,就是研制性能更好的末段拦截系统,即采用与中国海军相同的办法来增强拦截能力。

  事实上,当时美国海军还面临着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即其拥有的打击手段,对中国海军的威胁非常有限。

  实战已经证明,中国海军基本上对反舰导弹“免疫”了。

  虽然在理论上,足够多的重型反舰导弹依然对舰队有足够大的威胁,但是这个数量标准已经随着末段防御系统性能提升而水涨船高。以中国海军进行的测试为准,在打击一支由四艘大型综合战舰掩护的航母战斗群的时候,至少需要二千四百枚重型反舰导弹,也就是出动两百架战略轰炸机。即便不考虑轰炸机的作战损失,两千四百枚重型反舰导弹的价值就不比一支航母战斗群低多少。如果算上击沉战舰所需的导弹,那么用重型反舰导弹攻击航母战斗群是非常不划算的买卖。

  更重要的是,反舰导弹性能的提升空间已经不大了,而末段防御系统还在继续改进。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当时美国海军做了预测,认为到二零五五年,反舰导弹对舰队的攻击效率还将降低三分之二。也就是说,到时候要用七千多枚重型反舰导弹,才有可能突破航母战斗群的防空反导拦截网。

  毫无疑问,再富裕的国家,也承受不起如此大的战争消耗。

  要知道,美国在二零五三年生产的重型反舰导弹,总共也就只有五千枚,中国仅有四千多枚。

  事实上,除了反舰导弹,反舰制导炸弹的作战效率也受到了质疑。

  在密克罗尼西亚海战中,遭到重点攻击的“华山”号与“恒山”号航母战斗群就顶住了美军的打击,只有“华山”号战沉,而且最后是被潜艇击沉的。如

  请收藏:https://m.dis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