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二十九章 积极外交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度也将严格按照合同进行,不会对英国构成严重威胁。

  这样一来,英国首相总算松了口气。

  要知道,只要能够拖到二零五二年,情况就会有很大的改观,至少到时候皇家海军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第五代舰载战斗机。更重要的是,英国首先非常清楚美国的战争计划,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在世界大战的威胁下,中国肯定不会积极援助阿根廷,美国也会为了英国采取积极行动。

  当然,英国首相也感谢了法国总统做出的努力。

  做为回报,在法德意推进欧盟政治一体化的问题上,英国保持了沉默。

  以当时的情况,英国不可能加入欧盟政治一体化进程,因为在经济一体化上,英国就保持了特立独行的立场,没有接纳欧元,而是继续使用英镑,所以在政治一体化上,英国首先就得废除英镑。显然在短期内,英国议会不会批准这一提案,英国政府也就不可能在政治一体化上做出贡献。

  法德意需要的,也只是让英国保持沉默。

  不管怎么说,英国是离岸国家,只要英国不插手干预,欧洲大陆上发生的事情与其基本上没有关系。

  在这轮外交活动中,法德意拉拢的不仅仅是英国,还有中国。

  当时,德国总理在访华的时候,谈得最多的也是军火贸易,只不过是中国与欧盟的军火贸易。

  严格说来,应该是技术层面上的往来。

  只是,德国取得的成果并不大,因为欧盟依然没有废除对华军火贸易禁令,而中国也就没有理由向欧洲提供军事技术。

  到了二零四九年,废除对华军火贸易禁令,成为欧盟的头号话题。

  当时,表现得最积极的就是德国。

  从某种意义上讲,德国是这道禁令的最大受害国,严格说来是间接受害国。

  因为无法与中国在军事技术上进行合作,德国的军事工业受到了严重影响,比如在三十年前还畅销全球数十个国家的德国潜艇,到了二零四零年,就基本上无人问津了,取而代之的正是中国潜艇,所以在德国人看来,尽快与中国恢复正常关系,在军事技术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是重振德国军事工业的基础。

  问题是,并非所有欧盟成员国都赞成废除对华军火贸易禁令。

  当时,德国牵头搞这件事,除了希望尽快与华恢复正常关系之外,主要还是向美国施加压力,促使美国在先进军事技术出口问题上对德国松绑,比如向德国提供聚变反应堆的小型化技术。

  最终,德国也如愿以偿。

  至于解除对华军火贸易禁令,那还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从这些事情上看得出来,第二次印度洋战争对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欧盟主要成员国也陆续调整了基本政策,特别是外交策略,在外交战场上表现得更加主动,积极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当然,表现积极的不仅仅是欧洲国家。

  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威胁之下,中国与美国的外交政策不但主动,还更有目的性,而且都针对对方的战略薄弱环节展开。

  当时,美国的基本外交策略有两点,一是巩固已有的势力范围,二是积极拉拢盟友。

  在美国努力争取的盟友中,俄罗斯绝对排在最前面,因为俄罗斯是在印度之后,唯一有能力在大陆上对中国构成直接威胁的国家。(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dis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