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二十七章 改进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否以同样的方式改变自然震动频率呢?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也是提高穿甲弹威力的有效手段。

  说得直接一些,就是使穿甲弹具备电反馈性能,在与压电感应式复合装甲接触的时候改变弹芯的晶体结构,而能量来源正是压电感应式复合装甲里的强电流,即用强电流来改变弹芯的晶体机构。

  这一设计思路,正是新一代线圈电磁炮的基础技术标准。

  二零四九年,北方重工旗下的沈阳兵工厂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穿甲弹,弹芯直径为三十毫米,表面五毫米为热溃散裹层,然后是两毫米厚的超导线圈层,最后才是直径为十六毫米的纳米晶体弹芯。其工作原理是,在发射之后,热溃散裹层以气化的方式,带走弹芯产生的气动热量,保证超导线圈层处于超导状态,在与装甲接触的瞬间,超导线圈层把强电流反馈给中央的弹芯,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变弹芯的晶体结构,使其不与装甲层发生共振,并且自动适应装甲层的震动频率。

  在测试中,新式穿甲弹的性能非常理想,完全超过了陆军的预期。

  当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即在对付普通装甲的时候,新式穿甲弹的威力反而不如老式穿甲弹。此外,如果目标有外挂式装甲,新式穿甲弹的穿甲效率也将大大降低,达不到陆军提出的要求。

  此后,沈阳兵工厂对其进行了改进。

  主要就是将弹芯分为两段,前段为传统结构,用来对付普通装甲,后段为纳米晶体复合结构。

  改进之后,新式穿甲弹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沈阳兵工厂还对新式穿甲弹进行了更多的改进,使得穿甲弹的威力有了更大幅度的提高。

  当然,除了提高火力,陆军也非常重视防护。

  按照陆军制订的规划,如果在二零五零年之前,第二代地面战平台仍然没有眉目,就将从二零五零到二零五一财年度开始,对第一代地面战平台进行改进,主要就是换装第二代压电感应式复合装甲。

  当时,陆军还研制了新一代外挂反应装甲。

  如果陆军的改进方案全部落实,那么第一代地面战平台的反装甲型号的战斗重量将达到五十四吨。

  对陆军来说,这也是能够接受的最大重量了。

  在机动性能上,主要改进都围绕着采用第二代燃料电池展开,以及更换功率更大的行走电动机。

  按照陆军的要求,第一代地面战平台必须在未来十年之内保持技术优势。

  结果显而易见,陆军的装备开支超过了空军,在二零五零之前仅次于海军。

  所幸的是,陆战队的需求在此期间得到了满足,从二零四八到二零四九财年度开始换装第一代地面战平台。

  对牧浩洋来说,这也算是个安慰。

  不管怎么说,陆战队总算搭上了快班车。

  这些装备建设,基本上都是在二零五零年之前完成、或者开始的,而且主要的推动者就是牧浩洋。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迫在眉睫。

  虽然谁也不敢保证美国会在二零五零年发动战争,但是所有迹象都表明,在二零五零年之后,第三次世界大战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作为中国军队的总参谋长,牧浩洋自然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对手身上。

  只有做好了全面准备,中国才有可能打赢这场战争。

  问题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并没像预想的那样到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dis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