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大国实力_燃烧的海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球建立电解水工厂,为返程的运载火箭提供燃料,并且为常驻人员提供生活用水。

  最快要到二零四零年,才能从月球运回第一批氦3。

  必须承认,从工程量上看,这个进度非常惊人,商业化运作的效率,肯定比政府项目高得多。

  只要有利可图,商人就会跟时间赛跑。

  与载人登月项目同期进行的,还有影响更加久远的深空宇航项目。

  二零二九年十月,在CZ-6的第四次正式发射中,中国的第一枚火星探测火箭离开了地球空前,踏上了飞往火星的遥远旅途。

  由此,中国成为了第四个进行火星探测的国家(地区)。

  在此之前,美国、苏联(俄罗斯)与欧盟都向火星发射了探测器。

  虽然晚了一些,但是中国的火星项目更有挑战性。火星火箭到达火星轨道之后,将在火星两极与赤道上空各投放一具登陆车,对火星的地表情况进行探测,而且在火星南极着陆的登陆车还有再升空能力,将在完成勘探任务之后,用小型火箭把收集的一百克岩石样本发送给轨道飞行器,最终由轨道飞行器的返航舱送回地球。此后,轨道飞行器将成为火星上的人造卫星,持续工作十年以上。

  正是如此,中国的火星探测火箭重达五十吨!

  只是,最快要到二零三零年底,探测火箭才能到达火星的近地轨道,并且在五年之后送回岩石样本。

  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火星上是否有供人类长期生存的必要资源。

  如果有,比如有水资源,而且岩石中有可以分解的富氧化合物,那么下一步就是在火星上建立殖民地。

  当然,这肯定是几十年、甚至一百年之后的事情了。

  必须承认,这些宇航项目都是烧钱大户,也是国家实力的重要象征。

  只是,在这些备受关注的宇航项目之外,还有一个项目不为人知。

  二零二八年底,CZ-6在一个月内进行了三次发射,把三套各重五十吨的大型深空探测设备送入了近地轨道。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中国的空间站项目。

  一个月后,中国当局才宣布,发射升空的不是空间舱,而是进行太阳探测火箭,即中国将进行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太阳近距离探测活动。按照中国官方宣布的消息,此次探测活动主要为了搞清楚太阳的内部情况,为今后准确预测太阳黑子爆提供科学依据,为标准的科学研究。

  只是,有必要为此发射一枚重达一百五十吨的太阳探测火箭吗?

  当时就有一些美国学者指出,中国的太阳探测活动是为军方服务,而且一些美国新闻媒体还拿出了证据,即太阳探测项目的主要资金都来自中国军方,而且由军事情报部门负责处理资金流向。

  只是这么做有没有意义,连美国的“国防科技咨询委员会”都说不清楚。

  原因很简单,相对于太阳的质量,太阳探测火箭太渺小了,根本不可能对太阳的活动产生任何影响。

  一些西方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的太阳探测活动必然以失败告终。

  真正知道其中意义的,只有包括牧浩洋在内的极少数几个人,当时连国家元首易援朝与国务院总理黎平寇都是局外人。按照黄峙博的安排,只有在探测取得圆满结果后,才向元首与总理汇报。如果探测失败、或者证明钱仲泰的模型是错的,这就只是一次与军方没有关系的科学探索。

  结果如何,再过两个月就知道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dis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