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7章 最高端的设备往往都只需要最朴素的检查……_电影黑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一些必不可少的试验还是要准备的。

    所以第一套推进单元,按照惯例都会送到试车台上进行试车。

    所谓试车,就是试运转的意思。

    “总师,唐组长那边送过来一份报告。”这时身后走来一个人递来一份资料。

    陈神接过来,第一页上就是之前已经投入生产的藏羚羊号机身。

    这段时间来机身不仅完成了制造,而且已经在进行除推进器外的整机试验。

    至于结果,从唐华聪发回来的报告来看,效果显然很好,完全达到了之前的技术指标。

    虽然藏羚羊号的技术超越了当前的时代,但是说到底还不是什么戴森球一类的技术,只是一艘地月系内的飞船罢了。

    在有技术理论,有具体参数指标的情况下,举一国之力不计成本把一艘太空飞船的机身造出来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很多事情不做,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是因为做出来不划算,或者有更经济的方案可以选择。

    比如移民火星。

    以现在的技术如果非要做的话,并非做不到。

    送一小部分人移民火星,并且给他们建好一个生存基地肯定没有问题的。

    但是成本会高到吓死人,就像是登月时一样,数以千计地造发动机试车,找出关键问题并解决掉它,移民火星也可以这样干,实践出真知,不停地向火星发射移民模拟飞船,哪里出问题改哪里。

    只不过现实不是玩坎巴拉,这样靠实践硬堆上去的话成本以千亿美刀计算都是小的,而登陆火星的回报显然不可能有这么大。

    所以全世界都只能慢慢投入,让科研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等待技术的发展和时机环境等因素的成熟。

    俗称“省钱式科研”,能算出来的就不要做试验,可以做一次试验的,就不要做两次,哪怕为此付出碍的时间成本。

    不过藏羚羊号不同,它正是属于不计成本硬堆出来的“移民火星”。

    当然,藏羚羊号的成本不可能有移民火星那么高。

    陈神把报告从头到尾简略地看了一遍,确定没有出现意料之外的问题才把报告合起来。

  &em

  请收藏:https://m.dis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