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章 第三十八回08-25_风物有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端正了颜色,道:“我族不过三代,虽有圣人信任有加,但根基尚浅。”景和喟叹道:“阿父行事,你不甚赞同,但其中缘故,总多有无奈。”

  景秀没来由一阵烦闷,道:“阿父迎娶杨泉县主,难道尊荣仍不够么?”

  景和厉了神色,冷声道:“君臣父子,此话便该令你去宗祠跪上一月!”

  景秀自知失,便闷声不语,等景和训斥毕了,只起身长揖到地,道:“阿兄教诲,秀铭记于心。”

  眼见夜深,景和神色怏怏,景秀便在屋外,朗声同唐氏作别,又拜别景和。及至回房,景秀自半月架上取了断眉,按弦调音。

  断眉并未奏响,景秀抚过琴弦,遥忆昔年沐王风采,再思及李依赠琴之意——便是他痴心不改,但李依待他,到底有情无情,只察此琴,便知其意。

  渤海国的国书,已然草定。

  毅侯大茂黎翻阅着书写遒劲规整的纸张,皱紧的眉头,再没松开过。

  马托斯忍着伤处痛楚,道:“殿下,您不是说,长公主很是激赞么?”

  大茂黎苦笑,他如何看不出,李倜先是允肯,其后态度忽改,这国书中两国连手抗倭一事,也就变得模棱两可了。

  “我听说,其时唐皇难以决断,使人问计芙蓉园。内监带回长公主信笺,唐皇阅罢,便得了现下的论断。可见那位长公主,当初是蒙骗殿下的。”说话的是毅侯府上最看中的幕僚阮康,是个色目人。

  大茂黎随意放开了纸,叹口气道:“我国势弱,这些造次的话,不必说了。”

  “殿下!”阮康愤愤不平,马托斯也神情激愤。

  “你我俱在唐土。”大茂黎状极疲惫,大手搭在眉心,闭着眼道:“唐皇有其顾虑,但为渤海,无论如何,我都要再游说一番。唯盼我国,能渡此危劫。”

  二臣互望了一眼,也都沉默下来。他二人跟随大茂黎已有十载,知他温文尔雅之下,一颗为国为民之心赤诚。更知大唐东征高丽,渤海国举国相助,所谋划的,便是联唐抗倭。

  孰料大唐竟是虚以委蛇。

  落得如此结局,以大茂黎的性子,将来便是殉国,也在情在理。他二人身为毅侯属臣,自是生死相随了。

  七七乞巧,到了夜里,李倜自是陪着卢氏。

  “怎不见大监?”卢氏举箸为夫君布菜,李倜便道:“今日乞巧,虽不是大节,我总是忧心十三娘心里不快。大监是宫中旧人,也是看着十三娘长大,便令大监去了芙蓉园,陪着说说话解闷儿,也总是好的。”

  “圣人慈悲心肠,长公主定感念于心。”卢氏颔首,道:“长公主避暑出京,我也是去探望过了,真真是惧热,那凉堂里我坐着还觉得有些凉,偏她脸上的汗珠,就不见断的。”

  “国事繁忙,我抽不得身,倒是劳烦你来回奔波了。”李倜用了口莲子汤,

  请收藏:https://m.dis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