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二章 上达天听_红楼史二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战争是败家子行为!”让李戚桂眼前一亮。

  虽然话是糙了一些,但其中的道理还是让李戚桂很赞同的!

  受儒家君子喻义不喻利的思想影响,朝廷打仗很少有把经济利益放在明面上的。赢了就赢了,让对方臣服就完事儿了,很少有要赔款什么的。

  史文麟不仅提出了要钱,还提出了战后怎么攫取利益!

  而且,还把怎么治理草原,对鞑靼人和瓦剌人的政策和分化跟挑拨的策略都写上了。

  不说写的有多么好,光是这份格局就比其他考生大了不少。

  别的考生是为了打赢一场仗,而史文麟是奔着开疆扩土去的!

  随后,对叶尔羌汗国和吐鲁番汗国的策略也是一样,最终是开疆扩土。

  对乌思藏的经济战策略让李戚桂看的不明觉厉。一句话,我看不懂,但大受震撼!

  最后的改土归流则是让李戚桂直接变异常严肃的反复看了好几遍。

  “毕大人,你来看看这份考卷!”李戚桂把考卷递给毕懋康。

  这份试卷你说他跑题了吧,最终目的都是取得通过战争取胜的胜利。

  北方的鞑靼人和瓦剌人怎么治理怎么分化都写好了。

  虽然在西边和西南没有用战争手段解决,但是却完成了战争胜利的目的。

  尤其是最后的改土归流,让朝廷最头疼的问题有了解决的方向。

  虽然是武举的卷子,但答的和科举似的!

  毕懋康认真仔细的看了好几遍,然后开口说道:“虽然有些稚嫩,但不失为好政策好策略。诸位大人,你们也传阅一下,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就呈给圣上看吧。”

  “哦,我倒是也来了兴趣。是什么样的考卷让毕大人和李大人如此夸赞。”

  其他几位考官也都围了过来。

  几位都是朝廷重臣,是大乾的中流砥柱,眼光自然是不差的。史文麟的策略和政策、想法都很不错。但就是很多地方还不成熟,显得有些稚嫩。

  但瑕不掩瑜,经过他们这一群朝堂老油子给完善补充,都将会是能直接拿出来用的。

  最终,史文麟卷子的原卷加上被誊写的一并提前送入宫中。众位考官虽然很想知道是谁的答卷,但碍于规定,谁也没敢去看原卷上被糊住的名字。

  姜岳正在御书房处理政务,史文麟的试卷被提前送入宫中让他也是有些惊讶。

  相比于科举,武举的地位还是要稍逊一筹的。科举的试卷都少有提前被送入宫中的,武举的卷子能被提前送入宫中,这是更加罕见的事情。

  姜岳没有急着审阅试卷内容,而是先看了原卷的名字。相比考卷的内容他更好奇的是,谁能让诸位考官这么重视。

  “史文麟?!”

  看到是史文麟,姜岳就更感兴趣了。

  姜岳是把史文麟当福将来看的,史文麟可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又救了他的女儿。

  总之,史文麟每次都会给他带来惊喜。

  姜岳拿起试卷看了起来,不到两分钟,姜岳把史文麟的原卷放下,看起了一旁誊写的副本。

  史文麟的字,让姜岳很嫌弃。

  和众位考官一样,姜岳越看越严肃,随后反复看了好几遍。

  “靳一玮!”

  “臣在!”

  “去查一查,是不是有人泄露了科举试题!”姜岳脸色严肃的说着。

  “是!”靳一玮领命退下。

  姜岳又再次看起来了改土归流的改革政策。今年的科举试题是姜岳不久前定下的。试题正是土司制度的优劣和改革。

  苗疆土司虽然是动静最小的,但却是问题最大的!这是制度上的问题!是内部的问题!不是外敌入侵!

  所以,在武举上有镇压苗疆叛乱的军事策问。在科举上也有对土司制度的改革。

  史文麟在武举的策问上这下了改土归流的改革政策,让姜岳不得不多想。

  而史文麟如今还不知道这些事情,此时的他正在家里面和赛乃慕谈情说爱呢!

  请收藏:https://m.dis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