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九章 终于定下来了_我的明朝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叫卢象升。

  卢象升少年时爱读兵书。喜习骑射。乃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后任大名知府。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军入关,兵逼京师(今北京),他募兵万人入卫。次年,进右参政,受命整治大名(今属河北)、广平(今河北永年)、顺德(今河北邢台)三府兵备,所部号称“天雄军”。

  由于卢象升练兵有方。是以得以进入了崇祯的眼帘,而今年以来由于贼寇肆虐眼中,崇祯于是急招卢象升入朝,商议平贼事宜。

  听到崇祯询问,卢象升不慌不忙的说道:“启禀皇上,微臣以为。岳阳此人确有大才。朝廷若不褒奖实难安抚人心,但从此人所作所为也可看出,此人行事向来是随心所欲,对于世俗理法丝毫不放在眼里。因此朝廷若在对待此人态度上需要谨慎,不可过于偏激。否则惹起引发怨恨却是不妙。”

  “荒谬之极,一派胡言!”温体仁大声叱喝起来:“想那岳阳不过是一区区守备,他有何资格怨恨朝廷?汝怎可夸大其词误导皇上!”

  温体仁乃一朝首辅,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一发起怒来确实吓人,就连站立在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陆全有也暗自心惊。

  但卢象升是何许人也,虽然现在的他只是一个三府兵备,但一身胆气却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人。只见他直视着温体仁不卑不亢的说道:“温阁老严重了,下官不过是实话实说而已,何来夸大其词之说。”

  “你还敢狡辩……”

  温体仁站了起来还要继续训斥,但却热闹了一旁的崇祯,只见崇祯瞪了温体仁一眼喝道:“温爱卿,够了。朕看卢爱卿说得颇有道理,你就不要再苛责他了!”

  “微臣苛责于他?”温体仁一听到这个评价,气得几欲晕倒,不过还好他的养气功夫还不错,撑着自己没有倒下来。

  最后,崇祯说道:“好了,此时容朕思虑后再议。明日诸位臣工写个折子上来给朕瞧瞧,卢爱卿留下,其余人等都退下吧!”

  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卢象升留了下来。

  看着面前气宇轩昂的卢象升,崇祯笑着对一旁伺候的王成恩道:“大伴,给卢爱卿赐座。”

  “谢万岁!”

  卢象升坐下后崇祯这才正色说道:“卢爱卿,三晋之地北拒鞑虏,东有贼寇,但其地理位置又非常重要,着实不容有失,因此朕意欲将爱卿调往山西担任宣大总督之职,爱卿以为如何啊?”

  卢象升此时只是个四品的三府守备,而宣大总督可是二品的高官,这可就是连升四级了。

  只见卢象升站了起来,对着崇祯跪了下去泣声道:“臣……卢象升叩谢天恩,敢不以死相报。”

  “起来起来!”崇祯示意一旁的太监将卢象升扶了起来,温和的说道;“卢爱卿,如今国事艰难,一切以国事

  请收藏:https://m.dis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