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02章 大本堂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02章大本堂

  俞士悦的预感是对的,天子在兵部一事上早有心意,打从那次召见过他们几人之后,这几日下来,便并未再找其他大臣商议,而是直接旨意发到了内阁,命兵部侍郎项文曜转调南京户部侍郎,兵部一应事务,暂由侍郎李实代掌。

  应该说,这个消息算是好事,天子没有将两个侍郎都转调出去,可以算是采纳了俞士悦的建议。

  但是,与此同时,这也印证了俞士悦的猜测,天子此次将于谦下狱,果然不是纯粹的因为一时急怒而已,更重要的,怕是在借此事,削去于谦的权柄。

  否则的话,近来朝中从上到下,隐隐所动的风向,天子也不会置之不理。

  于谦如今在兵部的威权太重,的确不是什么好事,从这个角度来说,俞士悦并不觉得,天子要削权有什么不妥,可问题是,他也不能确定,天子到底打算做到何种程度。

  这种感觉,是自几日前奏对时而产生的,很显然,天子对他的考验,是在考验他在威权之下,还能否坚持自己的持正之心,而不阿谀奉承,这个考验并不让俞士悦过分忧虑,让他担心的是,隐藏在这个考验背后的用意。

  他隐约之间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天子在寻找一个弱化版的于谦!

  一个能够犯颜直谏,但是,又不会动辄犯上,固执己见的于谦,很显然,俞士悦成了天子的目标。

  这对于俞士悦自己来说,毋庸置疑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于谦在朝中的地位权势,说白了,有一半都来自于天子的信重,这一点,是朝野公认的。

  俞士悦如今,虽然不是七卿之一,可他身兼内阁次辅和东宫詹事,早已经跻身到了重臣之列,若是能够得到天子的信重,那么,他在朝中的地位,必然会迅速攀升。

  这是已经在于谦身上印证了的事情,但是,与之相对的是,朝堂上如果需要有一个新的‘于谦’出现,那么是否就意味着,原先的于谦,已经不再被需要了呢?

  这个猜测让俞士悦自己都觉得疯狂,但是,却又实实在在的让他感觉,并非没有可能。

  在此之前,他虽然知道天子因此案对于谦的品行有所怀疑,可却未曾想过,可能会到如此地步。

  因着这个想法的出现,俞士悦这几日都甚是忧虑,直到这一日,怀恩又出现在了内阁当中……

  “大本堂?”

  看着面前的怀恩,俞士悦有些不可思议的重复了一遍,然而,怀恩却依旧笑呵呵的,仿佛并没有意识到,他刚刚说的话份量又多重一样,道。

  “不错,陛下说了,诸皇子在大本堂受教,是祖制,洪武年间,诸王都曾在大本堂受教,只不过,因太宗,仁宗,宣宗等几代先皇都子嗣单薄,所以,此制才日渐荒废,如今,宫中皇嗣日渐兴旺,自当重设大本堂,由翰林学

  请收藏:https://m.dis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