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章.为什么要整顿太监_大明成化:朕就是昏庸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期爆发的天灾,让陕西,河南,四川,山东,北直隶,湖广地区,甚至多地出现影响,旱灾波及大半个明王朝。

  别说什么钢铁王朝,什么跨海洋的大舰船,先解决百姓吃饱饭,提升粮食亩产。

  此时难度还算小些,若是明末,就是老祖宗朱元璋从南到北清洗一遍,也未必就如元末明初。

  远的不说,就说成化年间的大藤峡叛乱,荆襄叛乱,便是百姓们实在是活不下去,被白莲教匪徒,流放的罪犯洗脑起哄,跟着叛乱。土地问题愈演愈烈。

  这是官员剥削百姓,属于江湖。

  朝堂上,朱见深知道。

  是传奉官和太监,互相勾结,把持朝政,欺压官员,这些传奉官当然也不专心工作了。

  结党营私,贪污腐败是他们每日的工作,抢男霸女,作奸犯科,都是家常菜,总之,都不是什么好货。

  再这种情况下,大臣不服了。

  凭什么?十年寒窗苦读,无数次科考拼杀,到尽头官场黑暗,混的还不如这群赖皮和文盲。

  他们引以为傲的内阁,人家文盲搞个司礼监,凭什么!

  定是不服的。

  老百姓也再想,读书识字,还不如一技之长。

  成化后期,这些人便走歪门邪道。

  找一群江湖无赖,迷惑乱政,横行霸道。

  再者,因为原身朱见深黑暗又凄惨的童年,万贞儿的爱弥补他内心残缺的一块。

  在童年的朱见深眼里,一切都是过客,唯有他与万贞儿的情意。

  因此,这些太监和传奉官便总结出一个规律。

  万贵妃喜欢什么,皇上就会喜欢什么。

  成化年间最著名的万安,彭华,六部的李敏,杜铭,陈钺,便成了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里的不作为。

  梁芳,钱能,韦兴这些,历史上听说万贞儿信佛,便不断的怂恿朱见深和万贞儿修佛庙。

  没过多久又说万贵妃和皇上喜欢炼丹药,修庙炼丹,愣是掏空了成化七大窖金子。

  历史上,成化从第五年便开始不上朝了,天天休假。

  到了成化十二年,什么妖怪奸佞便出现了,水灾旱灾不断,甚至差点被妖道杀掉。

  因此,对于朱见深来说,整顿这群太监,是罢免天顺官员后的第二步,至于原因,太多太多。

  眼下除了整顿太监,就是成化元年的大藤峡叛乱,荆襄流民叛乱。

  至于怎么做,朱见深心里已经有底气了。

  第一步,需要把不懂军事的太监监军给改掉,整顿御马监,清理一批无用太监。

  此事,彭时,李贤,商辂都同意。

  至于太监同意不同意?朱见深管不了这么多。

  如今已经冬季,过几个月就是成化元年,迫在眉睫。

  这么一想,朱见深将各地田亩情况以及粮食产量有大致了解后,便开始等着袁彬的锦衣卫将御马监的证据准备上来。

  整顿御马监,必然是先要了解大明内廷的运作,都有什么,该怎么去清理而不乱基本体制。

  奸佞要清除,但内廷的活儿也得有太监来干,朱见深将退路也已经想的很清楚。

  东厂的指挥权现在在他手里,锦衣卫那边儿是袁彬再管,信得过,身边有万贞儿,内阁那边早就对宦官怨声载道了。

  不过,朱见深也很清醒。

  整顿御马监归整顿,同时也不能全部处置,得留几个自己把控的,这样才能与文官制衡。

  否则文官没了对头,那矛盾就对准自己了。

  请收藏:https://m.dis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