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三章 学术派系_学霸神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亲带故的才会有共同的话题。这在科学界看来,叫做派系。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数学界两个最大的派系之间的区别,一个是以希尔伯特问题引起的希尔伯特派系,一个是研究纯粹数学的布尔巴基学派。前者是以希尔伯特的二十三个问题为纽带串联起了一大批数学家。严格的来说,君信便是这一大批的数学家里面的一员。而另外一个则是强调数学的纯粹性质,只研究数学问题本身,甚至连数学相关的问题都不研究的学派。

  在大的派系下面,就要提到人的因素了。这一点最著名的则是物理学界了。量子物理学界中,处于中心的主流地位的自然是当年尼尔斯-波尔建立的哥本哈根学派,然而在哥本哈根学派之外,却还有其他的人研究量子物理学。其中比较有名的要数德国的慕尼黑大学和海德堡大学物理系了。这一派系的领导者也是量子物理学界大名鼎鼎的人物了,他们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普朗克,以及提出了薛定谔方程的薛定谔以及测不准原理的海森堡等人了。

  而第三种派系的,其实也说不上派系,大抵上是都曾经在某一位科学家手底下学习过,然后教出弟子逐渐开枝散叶却彼此之间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总的来说,这三种派系所说的内容各不相同。第一种所说的派系,实际上指的是对指导思想或者对研究的大方向上的认知不同而分成的派系,这一种派系之间盘根错节,难以说得上对错,总是在争论不休。第二种派系其实是指大方向的认知一致,但是在具体的研究问题上有所偏差而导致的研究侧重点不同,从而形成的派系。这一派系最为复杂,往往以各个大学和研究所为基础,形成一个个的独立而又相互竞争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既有争论也有赞同。往往科学界的所谓的学术之争都是来自于此。

  最后一种情况与前两者都不一样,这是不以学术为主而以人来分的派系,如戴森和华罗庚教授都曾经在英国著名数学家哈代的手下学习过,所以可以算作一个派系的,但是两人的学术研究方向并不相同,哈代、华罗庚以及哈代的另外一个著名的助手拉马努金都是研究的数学相关问题。而戴森则是研究的物理学。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科学家,在彼此之间进行交流的时候,总是会询问的三个问题分别是:一、你是研究什么问题的?二、你是哪个学校的?三、你的导师是谁?

  当然更多的时候并不会问的这么直接,还是会很婉转的做询问的,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基本上素不相识的两个科学家之间聊天的时候总会问道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往往就是决定了你是哪个派系的人,而我该以什么样的方式与你交谈与交流。

  所以在看到

  请收藏:https://m.dis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