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5 意外收获_绿湾奇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否在气氛紧张、瞬息万变的实战之中阅读出比赛脉络,那又是另外一种能力。纸上谈兵,终究无法转换成为胜利;只有少数球员是为了大场面而生。

  但沃克随即又有些困惑,“可是,这样的话,我们的地面防守将面临严峻压力,跑卫很有可能就会错失擒抱。”

  “有得必有失。”陆一奇非常清楚这样的后果,“我们需要转变的是战术意识,不是战术体系。至于后续产生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整个防守组上上下下需要携手调整的部分了。”

  准确来说,这就是战术意识的区别。

  拉蒂默的防守战术,率先假设对方四分卫会传球,率先就把线卫放在被动防守的位置,要么防守外接手要么防守跑卫,总是坚守着防守组与生俱来的任务,就如同沙包一般。

  陆一奇的防守战术,前提是假设四分卫需要思考时间,这就可能出现一个窗口,成为线卫主动出击的窗口,换而言之,这是化被动为主动、化防守为攻击,让防守组也具备攻击力。

  过去两周比赛里,线卫群所欠缺的就是这一点点“攻击性”。

  只有当陆一奇在布置战术的时候,线卫才会相对应地上步施压——就如同揭幕战下半场置身于绝境的状况一样;但对于瞬息万变的比赛来说,这就太迟了,陆一奇无法跟上对方四分卫临场指挥的速度,机会往往转瞬即逝。

  过去两个对手都相对羸弱,四分卫没有能够捕捉到这些机会,防守组的战术混乱才没有导致更加糟糕的结果;但接下来的对手却必然不会如此,陆一奇需要自己的线卫群能够寻找到“攻击性”的准确时机。

  毋庸置疑,这需要练习和实战。

  线卫们必须掌握节奏、必须思路清晰,什么时候上步施压、什么时候防守外接手、什么时候拦截跑卫,如何调控又如何捕捉,这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一件事,这也是线卫被称为防守组大脑的根本原因。

  线卫对位的就是四分卫。如果线卫判断失误,那么就相当于四分卫决策失误,双方都可能葬送自己的优势。

  遗憾的是,堪萨斯州立大学野猫队阵中,不具备这样“天赋出众”的线卫,这也是陆一奇战术推进迟迟没有能够奏效的原因。

  但是,陆一奇的战术也没有大刀阔斧地彻底扭转整个防守战术体系,只是让线卫稍稍上步,伺机而动地保持前线压力,他所需要的不是真正的“随时捕捉战机进而扭转比赛”,而是让对方四分卫相信“线卫具备随时上步施压的可能”。这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风险,同时也可以通过战术指挥来达到目的。

  “教练,你的意思是,你需要让四分卫相信,他随时都处于危险状态?”沃克不太确定地说道。

  陆一奇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眼睛悄然明亮了起来,心情有些激动。

  沃克却又迟疑了起来,“……还是我说错话了?抱歉,教练……”

  “不,不不,你是正确的。这就是我的目的,在前线时时刻刻制造出紧绷感,这就足够了。”陆一奇的眉眼都舒展了开来,“也许,我们可以好好研究一下比赛录像,然后我们一起发现,从四分卫的动作之中,解读出适合上步施压的时机,进一步帮助你来理解整个战术意图,让防守前线的强度能够提升起来。”

  然后,陆一奇又补充了一句,“当然,还有整个线卫组。”

  请收藏:https://m.dis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